平台的本质与盛大的若干思考
Facebook为什么会对Google造成冲击?Facebook的理念是建立一个以facebook为中心的平台,希望用户长久的留在以Facebook为中心的局域网,而google的成功是依托于整个互联网的海量信息,如用户寻找信息不依赖于海量中小站点,也等同于google是无用的。淘宝屏蔽百度就像Facebook屏蔽google一样,让用户最终购物入口变成淘宝网,而非百度的搜索框;消费类网站的用户粘性不大,购物以后,即刻离开,海量的淘宝用户如新浪的用户一样,说走就走。淘宝为了沉淀用户关系,建立了淘江湖,打通了朋友之间的Feed,建立卖家之间的relation,也为以后的精准营销做了准备。新浪也是如此,借助新浪微博,沉淀用户关系。使得用户对网站的粘性越来越强。新浪微博是和twitter不一样的一个产品形态,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把转播和评论分开,添加了很多sns的特性,粘性比twitter要强的多。
盛大的产业结构,和淘宝、新浪有明显的区别;盛大的用户总量非常多,然而分配在每个应用的用户量并不多。盛大优秀的产品,用户粘性都比较大。盛大主要依靠现有产品中的用户来创造价值,如用户从现有产品出来,去其他应用,这对盛大其实是有害的,如果完全牺牲盛大现有产品的收益,回收落地至一个平台(糖果类)这和做平台的理念是不合的。
做平台的真实意图,并不是卖(导)用户给其他应用,举例QQ这个平台为例说明:QQ本身需要优质的内容;腾讯之所以给第3方应用导流量。是因为自己消化不了;用户的需求逐渐刚性,腾讯需要这些新内容和新场景来满足用户;腾讯本来并没有消费流量,这些给应用带去的流量是新生流量,并未触及腾讯的既得利益,相当于无本经营;当然腾讯也不可能给具有平台潜质的应用导流量,比如gmail,twitter,新浪微博等应用,这些应用本身具有挑战QQ平台的潜质,或是说给这样应用导流量,相当于导用户,对QQ是有害的。
盛大依赖于多个产品(游戏,文学)来挣钱,每个产品本身对用户都有很强的粘性,也就无法利用淘宝的思路和新浪的思路(建立一个SNS社区来沉淀用户)来运作平台。另外一个原因是盛大的产品线用户群体(年龄、社交需求)与新浪和淘宝的用户有很大的不同,盛大的用户群体的年龄偏小、集中在对娱乐产品感兴趣的年轻人,对虚拟关系的刚性需求比真实关系的刚性需求更大,因此在产品形态上面不能以Facebook为模型。
QQ、Facebook、手机等 这几个平台都是掌握了用户的关系网络,使用户离开不了。这里QQ和Facebook的虚拟关系刚性需求满足的比较好,特别适合中国人扎堆、闲聊、kill time及不善于表达的天性。虚拟关系的刚性需求可理解成 在这些平台和现实社会中一样可以认识新朋友,建立新的关系,使得关系像滚雪球一样更多的在这些平台落地。其中QQ和手机并不支持逆向搜索功能,如不能直接在QQ和手机里面搜索我高中一个名叫“张三”的同学的号码或是QQ。QQ的发展是依托于匿名交友先建立虚拟关系,然后慢慢沉淀真实关系。Facebook是完全依托真实关系,后续建立虚拟关系,最终QQ/Facebook都是真实的社交的一个缩影,即可满足真实关系交流、又可满足认识新朋友的需求。
页:
[1]